2025年4月22日下午56节课,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刘晓宁教授在图书馆报告厅为2024级新能源汽车技术1、2班同学们,讲授了一堂精彩纷呈的形势与政策课,主题为《中国经济行稳致远》。
课程伊始,刘晓宁副院长围绕“中国经济发展信心的来源”展开深入讲解。他指出,中国经济之所以韧性强大,得益于完备的产业体系、日益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。完备产业体系让中国经济面对风险挑战时能迅速调整、稳定运行;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,中国在5G通信、高铁技术、新能源等领域的成就,提升了产业竞争力,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;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,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升级的消费需求,促使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,推动经济持续增长。
谈及迎难而上的关键因素,刘晓宁副院长着重强调,面对经济挑战和复杂国际形势,全国人民要携手共进,政府、企业和社会各界形成强大合力。改革创新是突破困境的关键,通过深化改革,可以释放市场活力、优化资源配置、提高经济效率;而坚韧不拔的精神则是战胜困难的有力保障。
刘晓宁副院长还结合当前就业形势,对同学们提出殷切期望。他鼓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,努力学习专业技能,提升综合素质,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他特别强调,同学们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以青春之力助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。
在授课过程中,刘晓宁副院长运用了丰富的案例和数据,将抽象的经济理论变得生动易懂。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,同学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
此次形势与政策课,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的理解,也增强了他们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与使命感。
撰稿:思政教学部
一审:胡嘉珊
二审:王永宽
三审:梁馨月
2025年4月28日